“感覺很,也很方便”在市第三人民醫院門診三樓產科門診內的愛心媽媽小屋里,家住惠城區東湖花園的李女士一邊給滿月不久的寶寶喂奶,一邊贊不絕口地說。二孩時代,對“愛心媽媽小屋”的需求也越來越多。記者近日從市總工會獲悉,我市已建設“愛心媽媽小屋”190間,下來惠州市將進一步加大“愛心媽媽小屋”建設力度,在未來的五年里將建設80家“愛心媽媽小屋”
市第三人民醫院升級改造小屋
市第三人民醫院門診三樓產科門診“愛心媽媽小屋”創建于2016年,當年就通過了惠城區總工會驗收。近幾年來,隨著醫院門診人數激增、二孩政策的落實,對“愛心媽媽小屋”的需求也越來越多。今年6月,醫院工會積極響應惠州市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未來5年的工作部署,在醫療場地資源極其緊張的情況下,爭取了有限的空間,對“愛心媽媽小屋”進行擴大升級改造。
“原來只有一間小小的哺乳室,空間較小,設施有限,升級改造后保留了里間的哺乳室,增加外間的母嬰休息、嬰兒護理間。”該院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。改造后的小屋貼上了粉色墻紙和鮮艷可愛的卡通圖案,安裝了擺放可愛物件和花瓶的置物架,突顯溫暖與愛意,還增設了寬大的嬰兒護理臺、舒適的沙發和凳子、冷熱水的飲水機等設施設備。媽媽哺乳需要用到的清潔棉、防溢乳墊、衛生紙巾、濕紙巾等也一應俱全,整個環境顯得十分和舒適。
此外,“愛心媽媽小屋”還兼顧健康教育功能,除了在墻面掛上母乳喂養技巧、哺乳正確姿勢等哺乳知識海報,還為媽媽們準備了可取閱帶走的宣傳資料,教她們如何科學母乳喂養。小屋筑大愛,改造后“愛心媽媽小屋”給來院就診的女性同胞了一個更私密、更舒適的休憩場所,解決媽媽們外出不方便喂奶、換尿布等尷尬問題,也讓小屋更具人性化,體現“愛心、細心、貼心、暖心”
惠州市已建設“愛心媽媽小屋”190間
一間小小的屋子,看似微不足道,卻是黨和政府出臺的各種民生政策真正落地的承載體,體現了各級工會組織對職工群眾實實在在的關心和服務,體現了一個城市對女性哺乳權和婦女兒童權益的尊重和關懷,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。
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,為了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,妥善解決女職工在生理衛生、哺乳方面的困難,廣東省總工會大力推進“愛心媽媽小屋”建設工作,為處于特殊期的女職工更加人性化的服務,積極倡導母乳喂養育兒方式,促進女職工“四期”保護工作的落實。目前,我市已建設“愛心媽媽小屋”190間,下來我市將進一步加大“愛心媽媽小屋”建設力度,未來五年將創建80家“愛心媽媽小屋”增加女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:
小屋
歐比-旺·克諾比(Obi-WanKenobi)在塔圖因(Tatooine)的住所是絕地在帝國(Empire)時期的最后一個資料庫之一。那是一個簡樸的小屋,坐落在沙海(DuneSea)深處的一個寧靜的小山崗上。雖然帝國為了根除曾經保衛銀河系的絕地武士團(Jediorder)的一切殘余花費了大量的精力,但他們忽略了這個粗陋的住所是可以理解的。